发布时间:2024-05-12 03:26:17 来源:bob综合官网登录
近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中国工业机器人总产量为387605套,同比下降2.8%。相较于近几年的增速,数据呈现显而易见地下降趋势。
这一市场整体需求没有到达预期的状况引起了部分机构对于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预期的担忧。十年时间,中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连续位居世界首位,短期阶段性“供大于需”,未来的增长能持续吗?
市场“水温”到底怎么样,身在其中的企业无疑最有话语权。珞石机器人副总裁王皓先生在2023年第四届中国机器人行业年会上的演讲中,就揭露了当前市场的最新动态:“机器人行业增长仍在继续,但市场非常卷,客户既要质量,又要价格,还要服务。单纯的机器换人或者自动化已经不能够满足客户对于多品种、小批量,换产柔性化、操作简便等多元化要求,行业已经整体进入综合全面要求的新阶段。”
那么,新阶段国产工业机器人的机遇到底在哪?市场占有率想要超过进口品牌又该如何做?珞石机器人在年会采访中,解析了新阶段的市场特点,并结合自身经验,剖析了国产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哪些行业能够带来增量?王皓认为,跟随国家战略导向依然是国产机器人企业下阶段增长的重心。
“增量机会来源于国家重点发展的制造产业,”王皓解释道,“因为机器人作为多个制造行业提效增收的重要设备,需要与重要产业工艺改进和产业升级配合,才能够步入市场空间大、应用场景可拓展可精进的阶段。”
根据IFR数据,中国为工业机器人第一大市场,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87亿美元,全球占比45%。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约30万台,2011—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26%,远高于全球市场的12%复合增长率,但具体来看,工业机器人主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金属制品等领域。
目前,在3C电子领域,珞石的柔性协作机器人、复合机器人产品就在头部大厂的手机生产线、电极加工生产中实现批量应用。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珞石在发动机螺栓拧紧及去毛刺、变速箱精密装配、车门把手塑胶件打磨、活塞精密去毛刺、导轨打磨等众多场景都有着成熟的落地经验。
同时,珞石意识到,就市场情况而言,相比于3C、汽车行业的整体渗透率,随着新能源行业兴起,锂电、光伏等行业制造产线中运用机器人的比例处于较低水平,却呈现出较快的逐年提升趋势。为此,珞石机器人2020年起就加深投入光伏、锂电、商用等方向,并通过深层次工艺开拓,逐步和部分头部客户达成了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工业和协作两条产品线并未成为珞石的负担,反而在当下成为国产机器人少有的优势特点。工业机器人虽然技术成熟,但无法解决泛化性的问题,不适应现代制造业柔性生产的需要。珞石作为国内厂商里为数不多既具备工业,又具有协作机型,从中小负载到大负载产品兼备的企业,能够用多元化的产品组合,更好实现用户要求。
据王皓介绍,许多客户就看中了珞石整体具有全系列产品线的特点,例如富士康、比亚迪、中铁十四局、三花智控等客户。有很多客户由于原先通过中小负载机器人的合作建立了互信,从而很快在珞石推出大负载机器人后选择了使用,另外还有许多客户产线上同时有着珞石的工业和协作两种机器人。
王皓认为,光伏、3C、商用等客户选择珞石,不仅仅是因为看中产品多样,有着多年实践积累下的案例基础,还看中其形成了细分行业独特的解决方案,能够解决重点问题并带来效益。
“国产中大型机器人已经成为国外平替,产品稳定性、精度等技术水平基本做到了一致,性价比却更占优势。这为国产机器人替代进口,提高市场占有率打下了基础。”王皓说。“而且珞石公司整体实力上,已经能在大客户服务和产品质量保障上达到严格的标准,这使得双方在合作过程中能有更紧密的配合,也使得客户最终选择了珞石。”
在2023年,由于重点考虑了解决工艺特性问题,珞石成功将NB系列12公斤和25公斤机器人大范围部署用于光伏行业电池片花篮搬运、电池片插片、组件排版、工装上下料、组件码垛等场景,大负载NB80、NB220则落地于锂电等领域。除此之外,珞石更是尝试进入了多个行业的新工艺,例如其柔性协作机器人在商用康复理疗、咖啡拉花等场景落地应用。
珞石的经验也表明,虽然工业机器人市场集中度较高,2022年机器人“四大家”在中国的销量市占率高达39%,但随着行业对于机器人的认知度提升,大客户要求不断增多,一家企业不可能做到全面通吃。机器人行业企业下阶段必然要在细分行业里做精做深,而不是做广,也只有深耕才能真正取得行业客户的认可,获得行业的影响力。
王皓提到,近年来,机器人行业已经走过自动化、信息化、整体智能化的路径,已经进入到重视人机协作的时间段。部分客户要求制造业升级,既需要让机器人解放重复的劳动,又需要能与人共同协作、不对人造成伤害,并且要求保持较好的协作节拍,企业对于机器人的要求正在提升。
而珞石的多产品能够实现用户复杂的需求,与其平台化产品战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基于平台化战略,珞石机器人的两条产品线都共用一套机器人控制平台,该平台基于珞石多年来积累打磨的机器人整体运动控制经验和动力学控制理解而打造,使得两条产品线的机器人不仅能够很好满足应用场景需求,而且性能上同步发展,做到了更高速、精准、安全、柔顺、协同、开放。
“例如对于安全性、部署性、智能化要求高的领域用协作,有着高精度、高速度自动化换人需求的则用传统工业机器人。由于珞石的产品基于统一控制平台,更容易实现多产品配合,将多场景需求打通,最终落脚到产品和产线融合,更好实现用户需求。”王皓解释道。
这种产品向多个其他领域的可迁移性,背后来自珞石成熟的机器人产业链。由于珞石多年来都尝试自主研发,不仅将核心技术掌握在了自己手里,而且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对于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等领域的自主化探索,珞石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控制器为核心的零部件体系,并快速延展到了伺服电机和驱控一体化产品。通过在力传感器、减速器等领域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开发,珞石还建立了自主设计标准,在核心技术理解上实现突破,零部件整体国产化率达到98%以上。
据王皓透露,目前珞石机器人的产品和技术研发会遵循严谨的流程,保证了其产品非常贴合客户的真实需求。在研发之初,首先珞石会基于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分析,定义好产品的整个外观结构和主要参数,其次再进行主要零部件的选型设计和详细构件设计,随后再进行样机的试制,最后进行完整的测试流程和现场测试,成功后进入量产,这保障了研发的有效性。
由于研发阶段针对机器人的臂展、负载、速度,轴速度等都有着详细的需求分析,并将设计的整一个流程完成数字化设计,将包括动力学、抖动、轻量化、可靠性,运动学设计等技术梳理、细化和分类,并形成一整套完善技术体系。虽然目前珞石机器人的研发周期长达半年以上,但这种多目标、多学科协同仿真的过程,帮助珞石更容易保证零部件和整机产品的可靠性,从而打造高品质,高技术成熟度的产品,真正满足各类企业工况,实现从一到多的行业复制和“机器人+”赋能。
就宏观经济情况去看,当前国家依然正全力支持工业机器人发展,产业政策频出,市场扩容政策确定性非常强,工业机器人依然处于良性发展轨道。
2023年1月,工信部等17部门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方案制定了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的目标,为中国制造业未来设计了顶层规划和路线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为246台/万人,按照该目标,意味着到2025年将达500台/万人左右。而在2022年,中国制造业的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员工392台,补齐缺口使得行业成长空间值得期待。
但工业机器人全面且大范围的量能提升已经愈发困难。因为10年时间,中国的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已经增长约13倍,国际排名从2015年的25名上升至全球第5,同时2022年我国在役工业机器人数量突破150万台,占全球总量的比重超1/3,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十年来,我国智能制造应用规模和水平也进入全球领先行列,传统的产能转型需求慢慢的开始放缓。
随着经济企稳,制造业转型走向深化及应用场景复杂度提升,作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具有易用性、智能化、生产效率及安全性高,且易于管理、经济效益显著的机器人,已经明显更受到企业的青睐。
不仅如此,终端企业还希望机器人企业并非只是提供通用产品,而是开始要求机器人能将工艺集成到控制管理系统和工艺包中,能帮企业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上注入新动能,提供新路径,更深刻改变生产方式。
当然,终端制造企业这种高要求的趋势也表明了,国产机器人真正拥有了在市场上与国外巨头正面角逐的地位。后续怎么来适应这种新趋势,承接产业升级需求,如何成长为世界级的工业机器人专家,依然考验各家国产机器人企业的智慧与实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突然“爆雷”,知名私募跑路?办公室人去楼空,公安在现场办案,有人几千万元没赎回!员工:昨天才知道,一脸懵逼……
杭州买房全面放开!仅半天,咨询电话已被“打爆”,很多人被中介劝退,原因是⋯⋯
立德机器人平台,是一个集媒体品牌、智库咨询、投资孵化、引智招商为一体的机器人垂直领域服务平台
奥格斯堡vs斯图加特:亚基奇、德米罗维奇首发,努贝尔、塞罗-吉拉西出战
上一篇: 【48812】电子工程国际
下一篇: 伏羲九针